生活中,不少人被 “老胃病” 困扰,时不时出现胃痛、胃胀等不适,往往自行吃点胃药缓解,很少放在心上。然而,上海徐浦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张晖指出,有些看似 “老胃病” 的症状,背后可能隐藏着胃癌的风险。很多患者正是因为没分清两者的区别,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。下面这 3 个区别,大家一定要认清。
区别一:疼痛的规律性与持续性不同
老胃病(如胃溃疡、慢性胃炎)引起的疼痛往往有一定的规律性。张晖专家举例,胃溃疡多表现为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出现疼痛,下次进餐前疼痛缓解,呈现 “进食 - 疼痛 - 缓解” 的规律;而十二指肠溃疡则常是空腹时疼痛,进食后缓解,有 “疼痛 - 进食 - 缓解” 的特点。这种疼痛一般程度相对稳定,通过服用常规胃药或调整饮食后,能得到明显改善。
而胃癌引起的疼痛则缺乏规律性,可能在餐前痛,也可能在餐后痛,甚至在夜间痛醒。疼痛程度会逐渐加重,从隐痛、胀痛发展为剧烈疼痛,且持续时间较长,服用普通胃药效果不明显,甚至完全无效。张晖强调,如果原本有规律的胃痛突然变得毫无规律,且持续不缓解,就要高度警惕胃癌的可能。
展开剩余56%区别二:伴随症状的差异明显
老胃病发作时,除了疼痛、胃胀等主要症状外,可能会伴有反酸、嗳气、恶心等,但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。经过休息或治疗后,这些伴随症状会随主症一起缓解,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。
胃癌则不同,除了胃部不适外,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的伴随症状。张晖解释,比如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,在几个月内体重骤降十几斤,这是因为胃癌会消耗身体大量营养,同时影响消化吸收功能;还有贫血症状,表现为面色苍白、头晕乏力,这是由于胃癌病灶出血或影响营养吸收导致的;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食欲减退,对原本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,甚至出现进食后呕吐的情况。这些全身症状往往是老胃病不会出现的,一旦出现,需及时就医检查。
区别三:症状的进展速度不一样
老胃病的症状通常比较稳定,可能会反复发作,但进展缓慢,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变化。比如慢性胃炎患者,可能多年来都是偶尔胃胀、隐痛,症状程度和频率不会有太大波动。
而胃癌的症状则会在短时间内快速进展。张晖表示,从最初的轻微不适,到疼痛加剧、出现梗阻或出血,可能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。原本只是偶尔胃痛,很快发展为持续性剧痛;原本只是轻微胃胀,没多久就出现无法进食、呕吐宿食等严重情况。这种快速进展的症状变化,是胃癌与老胃病的重要区别之一。
张晖专家提醒,分清这些区别,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度恐慌,而是为了提高警惕。如果发现自己的 “老胃病” 症状出现了上述异常变化,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。
对于有 “老胃病” 的人来说,定期进行胃部检查尤为重要。尤其是 40 岁以上、有胃癌家族史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高危人群,建议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,以便早期发现胃癌踪迹。别让 “老胃病” 的惯性思维耽误了健康,早发现、早治疗,才能更好地守护胃部健康。
发布于:上海市长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